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小其第2次參加龍山寺盃圍棋比賽VS圍棋與學習

  102.12.30星期一晚間,我載著小其如常的到棋院上圍棋課,心想今天要特地來拜託李老師1件事,後天就是 103.1.1,也就是小其第2次參加龍山寺盃圍棋比賽的時刻,我希望老師能撥出一小段時間和小其談談比賽應有的態度和須注意之處,因為我相信老師一定比我們更懂孩子在圍棋上的表現及優缺點,而老師的鼓舞和加油打氣的力量與父母不同,強度和殷殷期許並非父母平日嘮叨可相比啊!
  算算日子,小其學圍棋滿2年多了,首次接觸圍棋始於棋聖張栩贊助2,000名孩子學入門圍棋,小其於100.7.18-29日在中華兒童棋院上了約莫10天的課程,事隔幾個月後和同棟鄰居王家兄弟一起報名參加李老師的圍棋課,說穿了其實是我和王媽媽共同選定李主任擔任孩子們的圍棋引領老師,而他正是當時的授課老師,當時陪聽1堂課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是個很嚴格的老師,但嚴肅中卻又不失幽默,正是我們想為孩子在"學習"路上選擇的第1位老師最佳人選。
  回想2年前我們的期望並非提早為小其升學加分而舖路,而是我們認同老師於第1堂課和孩子們說的話,李老師說圍棋課其實不只教你如何下圍棋,它是品德的教育,在這個世界裏你會學到很多重要的觀念,如專心、下棋須輪流、遇事要舉手先告訴老師、會的人要學習忍耐,不要過於興奮、愛現、愛講話,要等待老師問問題時才舉手回應、學習如何邀請別人與你一同下棋、如何與別人說話應對等等。2年多來,我們多次利用課餘時間和老師談論圍棋及學習一事,我始終很難忘記老師說的幾句話,要學圍棋就要先學會輸,下棋要累積到足夠盤數,甚至是輸的夠多,你才有贏的機會,人生本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輸和贏,小時候先以圍棋挫挫孩子的銳氣,讓他將輸贏視為兵家常事,不會輕易落淚,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沒有任何一項成功,是由成功到達成功的,全數是由失敗開始,成功告終的。」
   現在想想2年前我們心中的期許與2年後並無差異,但有增強的必要,最近心中難免有些疑惑,也順便利用此刻向老師請益。謝謝老師利用上課前夕聆聽媽媽的聲音,並體貼的闔上門讓我們有專屬的空間相互溝通,不讓孩子因為聽見我們的談話內容而受影響,也感謝李老師站在師長與家長的立場體諒並認同我的想法,也允諾利用課堂教學時多觀察小其的下法與理解程度,並且向孩子們提醒比賽應注意事項,我坐在教室外靜靜看著他們上課的背影,我彷彿可以從師生的一問一答中看到老師正牽著小其的手走在圍棋修業的道路上,從小其應對間知曉孩子理解的程度,適時地給予學習上的建議,從提醒排譜的重要與方法、下棋要細心,下一盤棋不要低於30分鐘,因為此階段你得練習多思考、多計算各種可能性,如果太早結束比賽代表你有可能未思考周全啊!
  等老師上完課,利用孩子們對奕時,我們繼續聊著未完的話題,我問了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可能是多數父母不瞭解的,甚至有時候連孩子們也不懂,或是無法說出其所以然之處:
媽咪:小其這次和上一次同為戍組,請問該組比賽是幾級至幾級?
老師:15-30(可下完19路者均可報名參賽)。
媽咪:請問要學多久才會到15級?
老師:大致上來說約莫需4-5年,學生才能升到15級,小其學2年能有19級的程度是很不錯的!不過每位學生並不盡相同,依個人學習、理解程度而異,當然老師引進門,更重要的是你花了多少時間練基本功,比如排譜、背譜及多對奕等。
媽咪:哦!那這次比賽孩子們如何比,差距這麼大如何比賽?讓子嗎?還是全憑運氣用抽籤?
老師:其實他們是在戍組裡找同為中級D班的人比,因為學習的時間相當,並無讓子的問題,而是採分先比賽,但即便同為中級D班,學生級數仍有相當的差距。
媽咪:老師,我看了你們牆上所張貼之學生暑假圍棋營前後級數對照英雄榜,我對於其中數字表現的意義有不同的想法,4段的學生下70盤,結果竟然輸40盤、僅30盤,真是太奇怪了!不是段位高的人應該贏的盤數會超過輸的盤數才對啊,怎麼數據相反?真是太奇怪了!
老師:當你晉級時,此刻的你是該級數中相對弱的人,你遇到的對手會愈來愈強。
媽咪:那又為何小其參加了幾次磨刀賽,成績一路下滑?4勝變成3,最後只有2勝,是不是小其一直在退步?
老師:小其目前參加的是老虎組,級數範圍約莫為11-24級,差異極大,雖然採取讓子制度以平衡二人的差距,不過級數高的學生邏輯思考能力畢竟比較強,而小其19級正介於中間,每一盤棋所遇對手皆不盡相同,所以不能單看勝出的盤數輪高下。
媽咪:原來如此啊!若我們只以數據(絕對數字)來看待學習的效果,就圍棋而言是無法呈現全貌的,因為我們都不知道原來同為一組之級數差距很大,頓時我全聽懂了,疑惑化為輕煙消散開。
我們相信好成果勢必要付出"努力"爭取來,我們都並非那極為少數的天才,沒有努力一定不會帶來豐碩成果,而且現實的殘酷是努力都還不一定會帶來甜美的成果,還要一點運氣搭配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成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各項因緣聚足而來的,不過我們至少能掌握我們個人能做到的部分,其餘的就留給上天吧!有幾句話說的很好,話是這麼說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聰明者把困難當機會,愚蠢者把機會當困難。」
我們默默地觀察孩子們的對奕和這幾次比賽,我忍不住和爸爸及小其說出自己的想法,其實圍棋比考試還難,下棋是起手無回,沒有反悔的機會,有時一步錯形成的盤勢會致使全盤皆輸,而考試則不然,只要在考試時間內,我們都有機會再做修正,所以下棋真的難多了,19*19形成的無數種可能性太多了,難怪下棋永遠沒有下完的一天,永遠面對不同的對手會激起不同的火花啊!
最後,我和老師分享,小其這2年來唯一有一件事很堅持就是他喜歡下圍棋始終如一,我們有時會問他累不累,每週一晚間去上課累嗎?他從來沒喊過累,他總是說不會呀!寒暑假要上圍棋還是去安親班,他的答案永遠都是上圍棋,他對圍棋的堅持是我們所無法比擬的,我們其實無法從早到晚都一直下圍棋啊!當然我們也和小其說,讓他學習圍棋是我們當父母的,想送他人生的1項很重要的禮物,學了2年,約莫花了7萬元,這數字並不少,我們何其有幸可以找到一個好老師引導他進行圍棋修業,並非每位孩子都有這種條件,我們當時年紀小時也沒有這種機會,只是機會來了,當父母的我們願意尊重他的意願和潛能,不為了加分、晉級這種表面的成績,我們想要老師給的其實是更難的層面,非量化而是質化,我們期盼老師藉圍棋教會小其學會判斷、抉擇,視野看得更廣、更多面向,未來當他漸漸長大,遇到每一次選擇時都能好好思考後做出適合他自己的決定,我們樂觀其成,也期盼他在圍棋的路上能遇見不同老師及棋友與他以棋交會啊!這份期盼其實是非常難的啊!
小其,現在的你懂得珍惜這樣難來不易的機會並感恩嗎?還記得前幾天弟弟問50年後我們會如何?我回答屆時我和爸爸都已白髮斑斑,而你們已近60歲,如果還能喜歡且持續畫畫及下圍棋,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喝醉的滋味

  以前總是開玩笑說自己不知道"醉"的滋味,總是以為我們家向來都吃全米酒麻油雞,再加上生2個度過了鎮日麻油雞的月子人生,所以推論自己酒量應該不錯,總想著有朝一日一定要測測自己的酒量到何種程度!
  雖然我們平時不常喝酒,其實也不怎麼特別愛喝酒,所以聚會多喝果汁、汽水、茶之類的飲品,但心中對於"喝醉"這件事是充滿幻想的,不知道喝醉是什麼感覺,為何總是在新聞、身邊友人或尾牙時看到有人喝醉?每每看戲劇中的主角遇到困境時勢必來上一罐或N罐酒,並說要"以酒澆愁";又或者遇到開心的事也要來配上酒,說是"以酒助興";職場中也有許多人愛喝酒,記憶中還看過有人不勝酒力,喝酒鬧事,從2樓樓梯摔到1樓,渾身黑青送至醫院仍不知痛的窘況,還有人喝了酒一直說話、哭泣、還拉別人頭髮,老公也說有女生平時很乖,但喝醉後站上桌子大跳艷舞,醒來看到影片大感後悔,甚至前些日子新聞報導,有2名女生上夜店喝到爛醉,竟下半身赤祼,以為被性侵,跑去報警,結果去醫院檢驗,並調監視錄影發現原來是醉後褪下褲子上廁所,最嚴重的是酒後開車撞死人或自己撞死……,這麼多不清醒的各式鬧劇在我們的身邊上演,這是我不了解的另一番人生,但我知道的是有些代價我們付不起,比如生命,一時的快感卻換來遺憾是人們所不樂見的,所以要能適時適量並且能自己控制自己才好啊。
  今天和小嬸在安全的家中實驗,邊吃火鍋邊實驗,約莫2小時慢慢加量,總共喝了水果酒、台啤、百威啤酒(3)42度的水蜜桃酒(160-180CC),我感覺頭腦很清醒,所以我很懷疑坊間流傳的"我說不知道當時發生什麼事了"的說法。我邊喝邊試不同酒的味道,水果酒喝起來甜甜的,沒有威脅性,像極了飲料;寒冬裡喝冰的百威,身體特別冷洌,喝完了百威再對上台啤,就顯得一入口甜但留在舌頭上是苦的,而且啤酒多氣利尿會讓我們肚子很撐又一直跑廁所,也就是我為何一直不愛喝啤酒之故;嚐一口烈酒,舌頭上有些麻麻的,入喉不燒應屬不錯而溫和的烈酒,從鼻腔衝出烈酒的氣味,冬日應喝烈酒,身體才會暖和。
  我持續留意自己的身體反應,從走直線,到開始身體有點輕飄飄的感覺,我知道自己"茫"了,於是收手不再喝了,接著就開始眼皮有點重、有點想睡覺,靠在沙發小睡20分鐘後,我被叫起回家,可是這會兒胃卻出現想吐的反應,我直覺這次誤判,本以為只有微醺,未料到烈酒的後勁在稍晚發揮作用,我人生第一次喝醉,原來醉是這種滋味,拿著塑膠袋,我慢慢走下樓到車上繼續睡,最後腳步沉重的走回5樓家中,直奔房間倒頭大睡,睡了5個小時,醒來感覺頭有些漲、有點暈,酒是會引發酸痛的啊!
  老公說他當兵時喝了不少酒,我想當過兵的男人們都有一段很特別的經驗吧!無論破冬、數饅頭等等,都是以酒助興,把酒言歡,不過我和老公討論,他說他不愛喝酒,但朋友聚餐開心時會小酌,但淺嘗即可,太多可就不好受了!這點我很是同意,喝酒要保持微醺的狀態最美好,一旦過頭可就要受苦了;至於朋友有時說要心中有苦要藉酒澆愁,我倒是以為藉酒澆愁愁更愁,喝的爛醉當天或次日醒來還得面臨宿醉或善後,其實根本超辛苦,而且大醉之後也沒解決問題,根本是傷財又傷身,有時間買醉不如花時間想想解決方法,或是給自己另一條轉彎的選擇,或是另一種說服得了自己的說法,才是上策啊!
  孩子們見我喝酒,也見我呼呼大睡,無法替他們料理晚餐,無法陪伴他們,待我醒來,我和他們說長大了,不要喝酒,因為身體不好受,他們都說好,但問我幹嘛要喝酒?還說我才不要喝酒呢!呵呵!我想我們還是鐘情於我們愛的全米酒麻油雞好了,至於助興,我看我們還是喝果汁、汽水吧!呵呵!而且我喜歡清醒的人生,這樣即安全又不使荷包大失血,亦不會失態!  
  中國古代酒的歷史應有67千年了吧!有一種說法,杜康造酒從漢代就開始傳說了,叫做「少康造秫酒」,少康就是杜康。曹操有一句詩言,說:「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說明一喝杜康,什麼憂愁都沒有了。再說酒具,拿什麼來喝酒?河北的中山王墓出土過戰國時候的酒,經過科學家的鑒定,確認它確實是酒;比戰國時代更早,商代甲骨文對酒已經有清楚記載,占卜時問說,我們可不可以用酒去祭祀祖先啊?神靈回答:可以祭祀,後來人們就拿來大量的酒去祭祀,所以說商代確實有酒。最先發明的應該是米酒,用糧食做的酒。
  又說酒與文學,中國酒文化確實有很豐富的內涵,據統計,李白留存下來的詩文大概有1500首,直接寫到酒的大約佔16%,可見他對酒的鐘情。比如說,《將進酒》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意思是說要喝,我們就喝它三百杯,少了別喝,喝少了不帶勁,不過我想這個我就不行了,因為一旦帶勁兒,身體就要受苦了!酒仙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開啟人的本性,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李白也曾醉後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舉凡愛喝酒的還有杜甫、蘇東坡等呢!
  再說酒令,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人物,古時人們會想出各種花招來喝酒,有猜枚、骰子令及酒牌令,規定誰來喝多少酒,有點像現在的划酒拳。還有好多習俗或活動,與喝酒有關,比如婚禮合巹,就是喝交杯酒,夫妻雙方要互相敬一杯酒。禮射,通過射箭比賽來決定誰喝酒。
  酒本為成禮,控制不當也容易敗禮,一為喝酒過量,在懵然不知下壞了禮法制度;另一是借酒輕狂放肆、逞意氣,有意地破壞禮法制度,以發泄心中的積怨或不滿,千萬要謹慎啊!
  酒在我們家的飲食中非常重要,其實最重要的便是全米酒煮的麻油雞了,烹飪中亦常常需要適時加入一些酒去腥提味。
  總的來說,酒上筵席,可以酒助興,消除人們的差距;飲用適量的酒,可以養生,使精神和生理上獲得健康和愉悅,惟使用要適量合時合宜。在一杯酒中去細細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體會微醺的滋味,這些都是酒難以盡言的功效,酒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孩子們最近有點過份

孩子們最近有點過份,常常看卡通看到傻掉、呆掉,一會兒筷子插玉米使湯汁濺出、一會兒吃完飯不收碗、一會完收完碗不收筷子、又忘了殘渣、 吃了藥忘了丟藥袋……,總是吃晚餐吃到89點,好像眼睛只要碰上電視,整個人就變笨一般,令我和老爸不得不使出碎碎念……,這招用得太頻繁,效果有限維持不了幾分鐘,只好使出更嚴厲的殺手鐧,關掉電視並且把他們訓斥一番,我們本以為讓孩子們在安親班寫完功課再回家洗澡吃飯,孩子們可以好好休息、放鬆,沒想到他們真是太過份了,總是讓我們三催四請才去洗澡、整理書包……,又逢最近天冷,我們也幫他們把該做的家事做完,沒想到孩子們不是回報以自動自發,而是看電視的時間自動延長,有時我們想的、貼心的舉動,並沒有帶來期望的效果,或許只是我們想太多了、想得美呢!哈哈哈!惟有關上電視,孩子才不會呆滯,才會餘力去看看書、畫畫等,老爸也說他要硬一點,不能對他們太好,電視讓孩子瞬間變笨蛋,電視真是個壞朋友,雖說大人也喜歡看電視、按遙控器轉台,但大人至少會節制,可孩子卻不會,這是我們大人必須限制他們的原因。再說回家要化成沙發一部分或變成盆栽,爸爸媽媽可比孩子們更有資格,要不是我們認份地作父母角色該做之事,你們憑什麼可以安心大口吃著香噴噴的飯菜、水果,欣賞卡通哈哈大笑,誰天生想當僕人呀!誰不想被人服侍,孩子們何時換你們準備飯菜等我回家?何時我們可以翹著二郎腿等你們賺錢回家?我可以隨心所欲轉電視搖控器?我們等著你們哦,孩子們。
天冷,孩子們愈發起不了床,每早總是讓媽咪從6點多叫到7點才起床,再加上穿衣服,經常弄到710分才出現在餐桌,喝薑茶、蓮藕粉、早餐、剔牙、刷牙等等,愈拖愈晚,一次又一次惹惱我,孩子們表現出來的總是”抹要抹緊”,好像媽咪是孩子們的專屬秘書,永遠要等候他們、永遠要提醒他們做這個、收那個、帶東西、替他們擦屁股般,我告訴他們要對自己負責任、把自己該做的事完成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他們對自己是否上學、上課遲到不著急,媽咪每天7點半準時出門,跟不上的人自己出門,要是遲到被老師訓斥、處罰,請自己去面對、說明及接受,如果因此造成延誤上早晨桌球課,那我們就取消哥哥的上課機會,不要浪費父母辛苦賺來的錢。
今早真是令我不得不再次心狠對他們使出2號殺手鐧,我等到740分,他們兄弟倆還沒做完早晨的事,我背上自己的背包掉頭出門,哥哥率先哭出來,可這會兒我沒心軟,心想他們一個小一,一個小三,應該可以自己出門上學了,我獨自站在樓下等,這時遲、那時快,不出幾秒鐘聽到5樓鐵門關上的聲響,孩子們快步走下樓,臉上沒哭泣的表情,表現出一些堅強,走到社區髮廊門口,我出聲請兄弟倆手牽手自己走去上學,哥哥露出百般不願意的神情,在我的堅持下只能接受,不得不跨出腳步,但這會兒沒有掉下淚,牽著弟弟的手走去,過程中我站著觀看他們有沒有好好走、好好過馬路,哥哥頻頻回頭看了我45次,弟弟卻1次也沒回過頭,好呀!這小子,有他的,這會兒也只能讓哥哥好好牽手走去上學,直到孩子們過完2個馬路,我發現哥哥會左看右看確定安全才過去,今天回家後要讚美他們自己上學的表現,加分以示鼓勵,但另一方面也要打他們屁股以示拖拖拉拉的懲戒,孩子們,是你們逼著爸爸媽媽不得不時時轉換教導你們的方式,我們被孩子訓練得不得不出怪招來應對,我們這會兒要狠下心一手拿紅蘿蔔一手拿棍子,一邊鼓勵你們一邊懲罰你們,其實孩子們可以辦得到的,任何時機都是好時機,遇到了就會做,我們適時放手,孩子們也才有獨立的機會,不然每個人都想待在別人替自己準備的溫暖安全窩中安逸過日子,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真是一點兒也沒錯!
是該該邊訓練他們真正獨立、真正為自己負責任了,哥哥從小三開始不參加安親班、媽咪也不再逐一幫忙檢查,採取「有事請奏 無事退朝」,所以現在的作業及考試成績才是自己的實力表現,而小其小三第一次月考成績反而還考得比小一小二參加安親時的成績還要好,他自己很有成就感,相信這點兒成績是足以令他相信自己辦得到的,要想參加各式社團(桌球、跆拳、瑜珈、圍棋及足球等),請先把自己份內事完成,否則將會被一一收回不得參加。
而弟弟才小一,就讓他先參加安親班,給他適應的時間,這小傢伙的確因為特別,時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小一開學以來一天到晚忘東忘西,走到這兒東西放下,一會兒又忘了,常常忘了帶各式東西回家,舉凡聯絡本、水壺、鉛筆盒、雨傘等,真是族繁不及備載呀!忻心老師說最近小魚好多了,總能記得帶聯絡本回家,不過卻又發生了一件事,某日小魚在寫功課之際,翻閱國語習作多次,就是找不著第6061頁,驅前問老師為何沒有他聯絡本上寫的第6061頁,輾轉問了別的補習班同樣都是8班的同學,原來是他老大回家功課抄錯了,是數學習作第6061頁,並非國語習作啦,查明真相後他老兄用無辜的眼神訴說著沒有帶數學習作回家,哈哈哈!真是無語無奈問蒼天啊!小魚耍寶的事簡直可以造冊出書了,哈哈哈!我有一個天才可愛大刺刺的小魚兒子啊!只的是每每訓練老大時,他都得一併接受大致的標準,昨晚爸爸訓斥老大時,弟弟先跑到房間躲在棉被裡,逃避可不是個辦法,我請他出來面對,作勢關掉電視之餘,他臉色一轉並掉下淚,再問他喝多少水、有無吃藥,他老兄脾氣可大的咧,很兇的回我”有”,好小子,你很帶種,有本事就把自己份內事完成,堅定的回復我,加油吧。
話說雖有些痛苦,不止孩子要適應,爸爸媽媽也得調適自己的心態,畢竟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蝴蝶要破繭而出,旁人不能看著它們可憐痛苦而輕易剪破繭,因為這樣的方式,就算蝴蝶不必忍受破繭的掙扎之苦,卻也失去了飛翔的能力,所以爸爸媽媽必須看著你們,並耐心等待、壓抑自己不得出手協助,於是你們終能逐漸長成為自己負責、有能力面對外面世界不知名的危險及挑戰呀!一時的保護其實保護不了永遠,只會拖累成長的時間,幼兒時期的保護期一旦過了,孩子們就得時時準備一點一滴的成長,成長難免有痛、有歡喜、有沮喪,我們都會陪在孩子身旁一起度過,只是總有我們看不到之處,有時候老師、朋友及同學們都會給予支持及協助,請堅強、淡定、不害怕的勇敢站穩每一步,加油!我的孩子們。不再幫著、替你們做你們能做到的事,是因為尊重你們是個獨立的個體,年紀漸漸長大到我們足以信任你們辦得到的時間點了,不是不愛你們,只是有時看來好像很殘忍、不愛,其實這是另一種”愛”的表現呀!
人生道路上,每一顆汗珠是你辛勤付出的結晶、每一顆淚珠都夾雜著甜與苦澀,人生的滋味就是這樣豐富,有時筆墨難以言喻,每個重要時刻我們都願加入你們的行列,也期望你們願意與我們分享,人生有”失”才能騰出空間放入下一次的”得”,人生因為有苦才能真切感受甜美的滋美呀!父母師長說破了嘴,也不如你親身參與體驗實作呀!自己努力而來的果實最甘甜多汁,多年後回味依然富饒餘味呀!

偶爾在臉書上發現一段話說的很棒:
放下~心自由
「放下」並非不再關心, 而是明白我不能幫別人做他該做的事,
「放下」不代表切斷關係, 而是了解到我不能控制他人。
「放下」並非努力去做, 而是讓自己向自然演變的結果學習。
「放下」是承認自己的無力感, 因為結果並不是由我掌握的。
「放下」不是試著改變或責怪對方, 而是盡一己之力。
「放下」不是去照顧, 而是關心。
「放下」不是去修正, 而是支持。
「放下」不是評斷, 而是允許他人成為獨特的人。
「放下」不是介入其中安排結果, 而是讓他人走自己的路。
「放下」不是去保護, 而是讓他人自己面對現實。
「放下」並非去否認, 而是去接受。
「放下」不是嘮叨、責備或是爭吵, 而是找出自己的缺點並改正。
「放下」並調整一切順應我意, 而是隨緣自在過每一天,並珍惜享受一切。
「放下」不是批評及規範別人, 而是盡力成為自己夢想要成為的人。 「放下」不是追悔過去, 而是成長並活在當下。
「放下」是少一點恐懼, 多一點愛。
「放下」不是期待更不要等待, 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與決定, 也讓自己更自在快樂。

  回家後簽小其的聯絡簿,我忍不住紅了眼眶,爸爸看完說這些真是點滴在心頭啊!而我想兒子是感受到我想傳遞的訊息吧,超感動的!其實我們要的只是一份小小的愛啊!不是用錢買得到的,真心的情意流轉!

  小其聯絡簿-小其最近做好事

人與人相處難免有摩擦

  我最近頗有感覺,人和人住一起一定難免會有摩擦的,無論父母、子女、夫妻、婆媳、妯娌或是好友,都應該有適當的距離才好,因為我們不免都會不小心或刻意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干涉到對方,又都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幟,打著"以愛為名"的口號,可是這不禁令我想起之前生命經驗體悟到出來的「有時候,我們自以為貼心、自以為聰明,給了我們以為對方需要的或喜歡的,但有時候別人不一定想要。真正的貼心,應該是給對方真的需要的,而且在對方願意接受的時刻。」
  其實我反省我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我也常常並持續自訂規矩要他們遵守,其實我也打著"以愛為名"、"我都是為你好"的口號,強迫孩子得聽話、得順從,或許不夠尊重,但隨著他們愈長愈大,我自己很明白也清楚的感受到他們愈來愈有自己的想法及意見,有時甚至會一直問"為什麼",只是現階段他們必須依附在父母之下生存,所以……,可是我很清楚有一天當他們翅膀長硬了,我其實已然漸漸失去駕駛他們的權力了,就如同我自己長大了一般,我早已不想受到父母的控制了,甚至不想聽話,但這源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魂及身軀,如果你不能自己作自己的主人,不能為自己做出的決定、產生的結果好壞負責,你會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惟有用”道理”、”真心理解並接受”來自願改變自己的作法才是王道,一時的盲從或一昧順從都並非打從心底接受呀!
    最近我和我媽常常為了孩子看卡通、吃零食、換洗的衣服要不要翻好、要不要吃她以為好吃的大餅、海苔醬、早餐不要吃甜食、要不要乖乖待在家接小孩、管教、教養小孩、衛生紙不要丟在馬桶、睡覺不要關窗、煮飯要穿圍裙、不要一直開暖氣、洗沙發套及打掃等生活中之芝麻小事,甚至還要加入其他人對我們的看法、觀感等,產生一些爭執及意見不合,其實我深深有所感!
人生短短,真的不要這麼複雜,人可以彼此尊重,甚至如果每個人都能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前提是請不要防礙或影響到別人,也請體認子女並非父母的財產,無論那一代因著生活背景不同、教育觀念不同,有代溝是正常的好嗎?人在不同的年齡都有不同的叛逆,有時甚至會為了反對而反對,只是想證明自己能作自己的主人,父母會認為孩子不乖不聽話不順從,其實骨子裡也是失了掌控權,孩子同時也會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為自己負責,不要父母管這麼多,我覺得誰都沒錯,也誰都有錯,如果再加上婚姻而附加之各式關係,夫妻、公婆、岳父母、叔嬏姑姨,喔!那問題就更複雜到不行了呢!還有如果長輩年老、家人生病等等,就千萬糾結了吧!相信身在其中的我們都曾經或持續困惑吧!
    分享並截取駱以軍的部分文字:「我很想談談甚麼是""?什麼是婚姻?我們能不能在自己有一天走之前,學習飽滿、讓身邊人快樂、尊重別人、儘量實現最好的那個你?家或婚姻本就不是那麼童話、簡單的事。誰的"""婚姻"沒有時時刻刻如無數殞石擊打月球表面、沒有那些每個不同階段的危機、疑惑、分崩離析?每個夫妻、家庭都有要學習的時光的功課。在這愈艱困的人世,找一個愛的伴侶,想要相守、想要一個家、想要共同生活,同樣也要面對愛的疲乏、欲望的引誘、生活圈的差異、爭吵、經濟壓力、工作上的磨耗,這是婚姻都要面對的,都要在時間的編織中去經驗、摸索,誰能好好講講甚麼是"兩個人相愛"嗎?甚麼是"原諒"?什麼是"欲望"?什麼是""?什麼是"說謊"?什麼是"尊重"?甚麼是"破掉了 整個人流光了的傷心?"
    談別人容易、解決別人的問題,我們總能站在外人的角度”公正”的看待事物,可是當事主是我們己身時,一切又都不一樣了,或許這就牽扯到責任、負擔、親情、教養、孝順、面子及裡子等等層面了吧!難!人生很難,但有時放下這些,每個人都盡可能為自己負責,多為別人想一些,順手作一下,世界會多美好呀!
   又套一句舞台劇裡的台詞「如果……,這世界就沒壞人了」哈哈哈!況自己說話難免有時不小心打結、甚至不小心咬到舌頭了呢!更何況人與人相處都不免多多少少有摩擦,就請多寬宏大量,手抬高一些,眼睛閉一隻,耳朵聾一隻吧!誰都不要想控制、管理誰,記得每個人的靈魂都是自己的,沒有屬於誰的事,也不因婚姻、血親而必須附屬於誰,我們每個人都不是誰的財產,我們每個人都保有自己獨特的所有權,好嗎?於是我們才能長久走一輩子呀!在人生道路的不同點相遇呀!至於何時上車何時下車,就隨緣看淡吧!
    所以,當有一天我年歲已老,如果可以選擇,我要和老公住就好了,不要和小孩住,等他們結婚又有另一個家庭的成員進駐,我不免用我的思想不小心去干預他們,為了我們的幸福,適當的距離是有必要的,最少也不要住在同一個屋簷,親情、友情及愛情我都想要,但沒有了小小的、適當的距離,一切就會變得太過實際,沒有美感了!我深深警惕自己,多存點錢吧,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吃些自己想要的美食、欣賞自己想要的風光,呼吸自由的空氣、享受自由的生命,於是人到世間走一趟才能不枉此行。